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第一逍遥王> 第118章 陕西大雪,朝廷的应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 陕西大雪,朝廷的应对(1 / 2)

朱梓想着应天朝廷上的反应,不过,很快就没空想了,因为郭桓案和之前弹劾案的一众流放犯人到了。

而且从出发时的两万五千人到银川只有两万一千人,死了四千多人。

他也有点愁了,开始让那些老的流放犯带着新人生活。

只是因为他出于对老朱的信任,忘了仔细核查,却不知道混入一些老鼠。

一些会咬人的老鼠!

……

洪武十八年的冬天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个好冬天,全国一片晴好。

如果狭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吴印不上奏折就完美了。

十一月二十九早上,吴印奏报陕西有雪的普通奏报才到,下午就有三百里急报的陕西有大雪。

等到十二月初一,更是来了份凉州卫,西宁卫、宁夏卫三个边关卫所遭遇大雪紧急求援的八百里急报。

奉天殿上,但户部将四份奏折递上来,除了三个卫所的求援,还有布政使吴印的求援,陈明陕西财政无力救援三边卫所。

朱元璋看着这四份奏折,也是有些头疼。

今年的陕西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先是干旱,后是瘟疫,接着又是北元鞑子异动,被迫陈兵相对峙,接着就是现在的大雪。

老朱头疼地拍拍额头,沉声问道:“户部,还有多少钱粮可以资源陕西三边卫?”

户部新任尚书茹太素苦着脸走了出来说道:

“陛下,国库里虽然有点粮食,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还得湖广,河南,山西三个布政司就近调配粮食为上;

再不济可以让四川调配也行,毕竟天府之国粮食多点。”

“嗯~传旨,让四位布政使配合吴印,救灾。”

“是~”

这粮食的事情定下了,茹太素就悄悄退回文官的队列装死。

老朱下完调粮的圣旨,又看向茹太素:

“茹太素,钱呢?有粮没钱怎么让百姓重建家园?”

茹太素的脸更苦了,但还是无奈地站了出来道:

“陛下,国库因为追缴【郭桓案】一干罪犯,今年剩银一千六百六十三万两银。

但这些银子需要年底发文武官员的饷银,明年要修建祖陵,明年九边重镇的建设,明年黄河河道梳理,长江淮河的梳理,给地官道的修补,还有……”

“停!你告诉咱,能调拨多少去三边卫?”

老朱听得也是头大,但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还没有算上他准备北伐的钱粮需求呢。

大明是真穷啊,特别是明初,在残破的元朝身上建立时,更是年年缺钱。

这还是老朱发行了【大明宝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要不然大明随时都用看破产了。

茹太素一脸守财奴相的伸出四个手指头,又收回了一个,才心疼地说道:

“三十万两,不能再多了。”

老朱听了也是一阵沉默,三十万三个边卫一分每个边卫只有十万两,再加上运输的损耗,到了三边卫还能剩下多少。

茹太素见老朱沉默,赶紧给自己的副手:为户部右侍郎杨靖使了个眼色。

杨靖有点无奈,但还是走了出来说道:

“陛下,微臣建议给三边卫大明宝钞,以此来减少运输的火耗。”

“宝钞?不妥,大灾之后不仅百姓需要金银铜钱交易,那些商人也是认银子,不认宝钞。”

老朱摇摇头表示反对,他也知道大明宝钞的弊端,现在大明宝钞的购买力已经不足八成了。

在灾后给百姓发宝钞,就有点坑人了。

“陛下,臣也认为给宝钞更合适,如果押运银钱去三边卫,就算是最近的宁夏卫也要至少两个月,到时候百姓想要恢复都来不及了。

还不如由驿站加急快速接力送过去,最多十天就能到边卫,可以确实解了这燃眉之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