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陈家,自有纺织行,织女数达千人,我为何要舍近求远,与你合作啊?”陈老爷听明白后,已经有赶人的想法了。
周启还是放下了耐心,说道:“陈老爷不妨先看过布料,再说?”
这时候,陈老爷才拿起布料仔细端详起来,眼见着这色彩均匀,并且织锦稠密,就这水平,绣工不达数十年,绝对没有这等好手艺!
“此布料,倒是尚可。”
陈老爷是介商人,一眼瞧出这布料绝称上品,此时心里已经开始衡量利弊了……
周启也就趁热打铁,将供货价格给说了遍。
“两百文,一尺?!”
陈老爷惊呆了,这价格简直闻所未闻!
刚把那锦缎拿到手时,他还以为至少得五六百文,没想到居然成本这么低!?
一个织女月钱五两银,锦缎技艺难费时费力,月生产百尺有余,但是再加上织机成本,伙食住宿等开销,平均下来成本都需将近四百文!
但这锦缎,成本仅要两百文!?
现在市面上的锦缎为六十两银子一匹,九十尺布为一匹。
而如果要直接制作成衣的话,那价格就更不是这样算了,一件成衣满打满算仅需七尺布,但是一件普通的成衣,至少百两银子起!
若是制作精良,千两银子也实属正常!
这生意!做得!
“不知周男子,有多少囤货?”
“不多,五万有余。”
闻言,陈老爷又迅速计算起来。
一尺两百文,不过是将近七千两的银子,还真不多。
“不对!”
周启捏了捏下巴,也就大概估算道:“是接近六万匹,若是月供的话,就看陈老爷吃得下多少了。”
具体囤货有多少,他还是进京时听大姨子说了一声,但是现在进京足有六日了,照纺织机和三个工厂的速度话,早就有了六万。
还是粗略计算……
陈老爷当场就惊掉了下巴:“这,这足有七十二万两白银了啊!”
周启努着嘴点了点头,应该或许是吧?
这个朝代,1500个铜板为一两银子,算下来确实有七十二万左右。
没办法,纺织机速度太快,百姓求大于供,累计积压下来就有这么多。
“等等……”
陈老爷抬手了,就这样坐在椅子上计算起来,良久这个姿势都未曾变过。
七十二万白银,不是个小数目。
万两白银可抵十金,这里已经是黄金七百余两了,更别提刚才此人口气大得很,好像锦缎布匹在他手上就跟织个荷包那么简单。
虽然他陈家能拿出来,但是这布匹要是进过来,别给压在了自己手里,这也是说不准的,何况现在不过是一缕碎布,实地纺织行他甚至完全不曾见过,谁知道是不是来坑他钱的?
接着,陈老爷又往韩立方向瞥了眼。
这断臂随从的样子,倒确实像是韩府里面的一个家奴……
“那不知道周男子纺织行在何地?”
“祁州金峰县。”
“金峰县?未曾听过有什么大的纺织作坊啊?”
“小作坊,不足挂齿。”
两人一问一答,接着陈老爷又沉默了。
俗话说,文好可破一切,布料亦是如此,特别是在这机器落后,皆靠人工的古代。
再以陈老爷的反应来看,他对这次谈判,相当有信心。
傻子也能知道到底如何抉择……
果然,那陈老爷细细斟酌过后,还是拍板:“那就请周男子将布匹运过来后,我们再做计量,如何?”
周启对这货到钱清没有意见,当场伸出右手。
“行,祝我们合作愉快。”
陈老爷还没习惯这种方式,愣了愣也把手递了过去,还笑着道:“周男子可要吃过饭再走?”
“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