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说看,长平王什么地方没做好?”李渊忙问。
说到底,他还是相信李叔良的,毕竟他是李渊自己点的将。
李智云整理语言,缓缓说道:“儿臣来时,已经看过朝廷给的南阳战事细则,发现庐江王的追击有点问题。长平皇叔袭击南阳成功之后,庐江王应该立即和长平皇叔商议出兵时间,而不是胡乱的出兵进攻。此战之所以败,乃是因为庐江王和长平皇叔没有在同一时间出兵进攻朱粲,这才给了朱粲逐个击破的机会。”
“父皇,你也知道,朱粲麾下有二十万兵马,就算连番大战损失下来,他最起码也有十几万兵马。反观庐江王和长平皇叔,加起来也不过是五万兵马,更何况当时还是分兵。如此一来,南阳之败也就可以预见。”
听完后,李渊重重一叹,“五郎啊,满朝文武,少有人能及你这般见识啊。”
李智云谦逊一笑,“儿臣庸碌,实在当不得父皇夸赞。旁人儿臣不知道,但若是二哥在的话,他一定能看出来。”
其实,那番话是李智云瞎编的。在他和杜如晦看来,李瑗是一个彩笔,李叔良就是另一个彩笔。
李建成则不发一言,微微垂着眼帘。
说起秦王,李渊也甚为赞同。
“既然你知道战败原因,现在可有办法破敌?”
“有。”
“说说看。”
李智云道:“朱粲虽然拥兵甚重,但他不事生产,不养百姓,竭泽而渔......”
战争这种东西,打之前叫庙算,各种数据分析,利弊分析,等到真正打起来,那就看谁够贼,能直接抓住对方弱点痛打。
是故,李智云和李渊说了一大堆的道理,总结起来就是;爹,咱们能干他。
李渊听完分析,觉得说的有道理,于是他问:“你觉得,多少兵马能拿下朱粲?”
李智云认真的想了想,说道:“怕是要五万左右。”
“五万啊。”李渊抿抿嘴,手指轻轻敲击着矮几。五万这个数量并不多,目前老李还是能拿出来的,只是经过李叔良的战败,老李不敢再小觑朱粲。
“父皇可是担心儿臣不足以对付朱粲?”李智云笑着问。
说实话,老李有这个担心,毕竟之前李智云都是给别人打下手的,现在贸然让他率领主力兵马对付拥有十几万大军的朱粲,老李还真有些迟疑。
这也算是李渊特有的毛病了,每次遇到大事都没有断制。
“自然不是。”李渊叹道:“只是你长平皇叔身陷囹圄,朕现在也担心你。”
如果楚王出征再度失败,那对朝廷的打击可想而知,对他这个皇帝的声望打击可想而知。所以,老李这才显得有些犹豫。
李智云认真道:“父皇,儿臣身为父皇的儿子,大唐的楚王,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大唐为难之时献出生命。这是儿臣对父皇的孝道,同样也是儿臣对大唐社稷的心意,还请父皇允准儿臣为大唐效命。”
李渊略微怔仲的看着李智云,他这个时候才发现,智云虽然非他嫡出,而且政治斗争也显得很幼稚,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向持心公正,从未有过私人之欲。
相比较四子元吉,五子智云从未给他添过什么烦恼。
“好,不愧是朕的儿子。”李渊道:“朕任命你为商州行军总管,率领五万兵马前往南阳,救援长平王,以及剿灭贼寇朱粲!”
“儿臣一定不负父皇信重!”
所谓的商州行军总管只是一个临时的战争主将头衔,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一切都要以现在的情况出发。比如秦王李世民征讨李轨,李渊就加封他陇西道行军总管,总览一切。
一般而言,这种头衔在战争结束之后自然会被朝廷收回。相当于什么山南道行台一样,只是一种临时的战区划分。
目前,李智云的头衔多的他自己都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