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朝,高府。
高策在那日的讲课之后就总觉得身体日渐的神清气爽,这天正巧黑衣太傅吕毅昌前来探望自己,便邀请了对方为自己把脉。
中年剑客一只手捏着自己的下巴,嘴角的笑意示意着高策大可宽心。
“虑远先生既然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想必日后成就圣人之位不算是难事了。”
高策微微笑着,可心中还有一件事不明。那就是之前自己与高虑远合二为一之时有一粗布麻衣的中年儒生的身影出现在自己的记忆之中,而探索那些关于高虑远的新的记忆发现,此人竟是当代的儒家圣人‘夫子刘江’。
“前辈,晚辈有一人想要与您打听一番。”吕毅昌面露疑惑,高策开口道:“夫子刘江,究竟是何许人?”
吕毅昌轻叹一声,放下了高策的手腕站了起来,背对着高策。
“是一个疯子。一个极度聪明的疯子。”高策默然,吕毅昌突然再度开口笑道:“虑远先生,以后你的武道进取之路,怕是每次破境都会是直达山巅,你还要经历四次跌境之苦,可准备好了?”
高策苦笑一番点了点头。“即便是没准备,想来前辈也不会放过晚辈的!不过晚辈有一事不解,为何我不可直接以山巅境修为入您老人家说的‘踏云’一境呢?”
吕毅昌有些犹豫,可最终还是开口解惑道:“如你这般,以圣贤之心去行大道的人,若是武道攀登太快而心境无法匹配,最终只能是落得个心境崩碎的下场。就比如......。”
吕毅昌沉吟片刻,好似终于想到了好的措辞,接着说道:“就比如现在,给了你山巅境的修为,可外面碰巧有人欺压他人,你会如何?”
高策皱了皱眉,开口道:“自然是要还被欺压之人一个公道。”
吕毅昌笑着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假如欺压人之人是以恶行去激发对方的善意,因材施教呢?你一个山巅境大宗师的出手,给对方留下了难以平复的伤害呢?当如何啊?”
高策默然。
吕毅昌停顿了一下,惆怅道:“我们这般习武之人,武道境界攀升,心境的攀升,并非是那种纯澈不含杂质的。而是在看过了一件件事,一个个道理之后依旧能问心无愧,那便是道的最巅峰。”
“一个人可以一口吃成个胖子,然后在世间逍遥自在。可如果碰到事情了呢?若是无法以对方的想法去想对方的事情,那岂不是给世间平白多了一个不分善恶之人?”
高策一揖到底。
“谢前辈指点!”
吕毅昌单手扶住了高策的双臂,他笑着继续说:“有了力量,便要去想更多的事情,虑远先生应该不用我担心。”
吕毅昌身形远去,高策久久不肯起身。
其实那日给自己弟子们讲述何为“人性善恶”之后,高策的心相世界之中,那个大鼎之上便刻下了两行字。
一行“人心有恶,可疏之。”
一行“人心有善,当存之。”
可现在的高策心相世界之中的大鼎之上又多了一行字。
“万事皆过,问心无愧!”
山中大雾似乎有风吹拂,一丝丝雾气渐渐淡去。
高策看着大鼎上多出的一句话,苦笑连连。若是当真要以问心无愧而入道,自己这以后的道路怕是不会太好走了。
高策心神回归,他走出自己的房门,来到了小院之中。
今日的学生们并未来此求学,而是按照惯例留在国子监与其他仕子论道。
高策放松心情,放松身体,周身经脉中的真气开始疯狂运转。只见整个高府在那些入了镜的人眼中看去,宛若一片汪洋。高策想起了之前的那一拳,他一步踏出,脚下溅起的水花瞬间便凝结成了一枚晶莹剔透的围棋棋子。
再一步......一直走到最后一步,整个小院之中成为了一块已经开始厮杀的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