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牧刘焉,参见丞相!”
阆中城外,刘焉光着膀子,背上背负着荆条,同时端着一个放置着益州牧印玺的托盘,跪在萧玄的跟前大声道。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刘焉还是决定,向萧玄投降!
此时,在阆中城外,数以万计的益州军将士,都已经放下了武器,等待了萧玄的检阅。
见到跪在地上乞降的刘焉,萧玄装作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上前为刘焉解下了背负的荆条,说道:“刘州牧,你这是做甚?”
嘴上是这样说,但萧玄已经接过了刘焉的益州牧印玺,并交给了站在一边的典韦。
刘焉也被萧玄亲切的从地上扶了起来。
见状,刘焉长叹一口气,作出一副懊悔不已的模样说道:“悔不该与丞相为敌,抗拒王师啊!”
“丞相,在下是被奸人蛊惑,被小人蒙蔽了!还请丞相原谅!”
听到这话,萧玄只是轻笑一声说道:“本相都知道,都知道。”
“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刘州牧能及时止损,幡然醒悟,这就是莫大的一件功德!”
这一次的刘焉,可谓是无条件向萧玄投降的。
刘焉相信,不管怎样,萧玄都不可能会堂而皇之的处死他的。
因为天下未平,萧玄要是擅自杀害刘焉,日后天下会有哪一路诸侯,会跟刘焉一样无条件归降萧玄?
这刘焉的身份,也是不简单,可谓是真正的汉室宗亲,含金量比刘备的高了不少。
刘焉是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
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中郎一职。
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黄巾之乱被平定后,汉室衰微,恐怕会天下大乱。
于是刘焉向朝廷提出了一个影响三国历史的重大建议,即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史称“废史立牧”。
可以说,汉末分三国,汉室的灭亡,跟刘焉是不无关系的。
存在一定的关系!
话说刘焉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
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这说明刘焉具有一定的野心。
在这一点上,早在两年前,刘焉更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
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意指其图谋不轨)”。
这足以说明,刘焉想做出跟光武帝刘秀一样的事情。
只可惜,那是不存在的。
“刘州牧,你在益州多年,安抚百姓,治理州郡,可谓是劳苦功高。”
萧玄意味深长的说道:“所以,本相打算上表天子,将你调回京师洛阳,出任九卿之一的宗正,改封孟津侯,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宗正,秩为二千石。
宗正其职务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别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
这可以说是一个闲职。
荣誉性的官职!
不过,刘焉能活下来,已经是侥天之幸了,哪里还敢要求一个实权的官职?
之前的刘焉是阳城侯,现在是孟津侯,其实变化不大,都是一个县侯。
对此,刘焉只能是苦笑一声,回答道:“多谢丞相保举!”
………………………………
萧玄夺下阆中后,又分兵攻占巴郡的各个城池。
巴郡常与巴东郡、巴西郡等合称“巴”、“三巴”等。
巴郡也与蜀郡合称“巴蜀”。
巴郡辖十四城,分别是:江州、宕渠、朐忍、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