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再次开始是在辰时三刻,这样,大家就轻松多了,也显得精神足了。
大家对这样的改变是盛赞监国体恤臣公的。
随着王承恩的一句:“有本启奏,无本散朝”的话音刚落,李邦国就再次站了出来:“臣有本奏。”
大家的心就咯噔一下,这小子别再把大家带沟里呀。
“臣弹劾魏忠贤一大罪。”
咦?弹劾魏忠贤,不都是十几二三十大罪吗,你这一条罪算什么?
二三十都搬不倒魏忠贤呢,你一条能做什么?
“李大人请说。”朱由检就不疼不痒的回了一句。
朝堂弹劾,属于正常操作,不这样,反倒不正常了。
李邦国大声启奏:“臣弹劾魏忠贤,强迫西北百姓种植甘薯,弄的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加剧了西北动乱,对这样的恶政,对这样的后果,当诛杀国贼,停止恶政。”
咦?魏忠贤还在西北推行地瓜?是哪里是恶政啊,这是一个农民,对大明粮食生产做出的巨大贡献啊。
朱由检就眼睛放光,故意正了下身子,表示关注的洗耳恭听。
这个举动,立刻让李邦国斗志昂扬:“据陕西巡抚胡庭晏报告,魏阉借在西北山西陕西和河北河南,推行甘薯种植的名义,极尽搜刮压榨之能势。强迫百姓购买他的秧苗,一棵不大的秧子,他就要百姓缴纳一两银子。而又强迫百姓每户必须种植十亩,一亩需要上千颗瓜秧,百姓哪里有那么多的钱来购买?
一旦百姓不买,魏阉爪牙立刻将百姓夹铐站笼,扒屋掘坟,手段无不用其极,为之残杀的何止千万?
百姓没有活路,不得不大批抛荒土地,成为流民,进而揭竿而起成为流寇。如此恶政害民,如此逼百姓造反,真乃罪大恶极,不杀腌宦不能平民愤,不能安天下,请监国诛杀国贼魏阉。”
还有这事?如果真是这样,那魏忠贤就真该死了。
但现在,魏忠贤不能死。
但推广地瓜,那是好事啊,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如果高产的地瓜能在西北推广开,那小冰河期,西北粮食绝收的事就能大大的缓解,就会让西北再不会出饿死人的现象了。
那该如何处理这事呢?
李邦国这次抓的实在,于是,许多大臣纷纷站出来帮腔,那架势是不弄死魏忠贤,就将国之不国了。
朱由检被吵的脑瓜子疼,轻轻的敲里敲桌子:“诸位臣公,先静一静。孤王想问,这地瓜是怎么弄出来的。”
这时候,一个矍铄老者站出来:“臣礼部右侍郎徐光启有本。”
一听说是徐光启,朱由检不由得豁然站起,他敬的不是徐光启的官职,而是敬他在这个封建社会,少有的科学家。
“徐老大人,不是说您已经回松江(上海)了吗?”
徐光启先是鄙夷:“臣不屑与阉党为伍,愤而辞官。”
这正直的人,都是这样,我斗不过你,我不侍候你。
“可又怎么回来啦。”
徐光启苦涩一笑:“因为魏阉要在西北推行甘薯播种,而老臣对甘薯的栽培多有心得,著有《甘薯舒》一书,臣便应邀而回。臣不是谄媚魏阉,臣是为推行甘薯造福百姓而回。”
朱由检不由得击节叫好:“老大人一腔为民之心,当褒奖。这样,孤从俸禄里出资,赞助老大人将《甘薯舒》刊印天下,以为尾翼。”
大伙一听,什么,大家正在激烈的抨击甘薯呢,你还要帮着出书,你是几个意思?
意思已经明显了,监国是支持甘薯的栽培的。
大家继续弹劾,顺带着弹劾下东林叛徒,徐光启谄媚魏阉,助纣为虐迫害百姓事。
朱由检笑了:“大家先听听徐大人怎么说。”
不是要求自辩,而是怎么说,这里就有文章了:“王承恩,给老大人搬把椅子,让老大人坐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