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颖台可能没有想到,徐愿仅仅在听过她的名字之后便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不过实话说徐愿还是猜保守了。
陆颖台乃是当今尚书令陆相的小女儿,两年前为了逃婚特地离开,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前往西南府也是为了见见那传说中的青川县三杰。
此时这座破庙里陷入了沉默,只能听到火焰噼里啪啦的声音,徐愿并没有多思考陆颖台的事,而是关于这古墨山。
自从登上来以后,并无任何不妥,甚是比那古墨县还要干净,倘若等会去山顶还未有线索,那只能回到古墨县等了。
陆颖台观察到这位徐先生似乎在思索什么,还以为是自己礼节不周,想要说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要说这人啊,也真是奇怪,以前陆颖台也是接触过不少大文豪,而徐愿他们所著的劝学其实也算不上力压整个大隋文学,但她就是很喜欢这本书,有点像徐愿前世中那种真爱粉,遇上偶像压根说不出话了。
关键时刻还是刘叔靠谱,在察觉到自己公子有些难堪之后,便朝着徐愿‘好奇’的问道,“徐先生,请问您是从青川县来的吗?”
“嗯?”
这句话算是打破了此时的寂静,同时也令徐愿思路一停,转而面带疑惑,“的确是从青川县过来的,刘兄莫非会推理算命?”
徐愿的确有些纳闷,看着壮汉五大三粗的,没想到还懂得道家手段,现在侍卫的要求这么高了吗?
其实真怨不得徐愿这般想,主要是他从平都山出发后便沿着山路奔波,后来上了官道也没遇到多少行走之人,大多是驾着马车经过,就连温故中解元和劝学出版也是偶尔听到路过的书生讨论。
如果他知道现在自己的已经成为青川县三杰,估计会哭笑不得,怕不是赶紧给荀子上根香道歉。
但徐愿这番神情落在陆颖台二人眼中,则是隐士徐愿周游四方,不在乎虚荣的表现,外界其实也是这样流传的,对于一些不熟悉的事物,人们总会为其先冠上美好的印象。
陆颖台向刘成投向感激的眼神,随后笑呵呵的从身后掏出一本书,替他解释道,“徐先生,并非是刘叔有那能力,而是此前我等二人正在拜读这本书。”
徐愿递过来一看,便心里了然,只见其蓝色的封皮上赫然写着“劝学”二字,而翻过一页后便是他与温故、李夫子的名字。
这倒是歪打正着了,自己正想通读这本书,没想到竟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而且这雨看起来一时半会停不了,正好借此机会也拜读一下。
但就在徐愿准备张口时,眉头却是一皱,大概离此地四里远的松林里,正有一道身影缓缓靠近,身上夹杂着妖气和淡淡的魔气。
‘运气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可谓是好事成双啊。’
徐愿早就等这股气息很久了,如今算是撞上了,他倒要看看究竟是何等妖魔敢在此行事。
陆颖台见到徐愿这番变化,心中突然懊悔自责,以为徐愿对于他们揭露自己身份感到不悦,毕竟没有哪位隐士希望如此。
“徐先生···”
“嗯?抱歉,刚才徐某人突然想到一些事。”
“没事没事”
陆颖台连忙挥手,就在这时,徐愿紧接着说道,“陆公子,徐某一年前外出游历,虽然知晓这本书,但其实也未多少通读,可否让在下加入?”
陆颖台立马喜上眉头,甚至都忘了压低自己的嗓子,用清透的女声回应道,“徐先生,那可真是求之不得啊。”
而刘成也是心中微微叹气,这小姐也太不擅长隐藏了,自己都教给她如何易容变声,硬是经常暴露,而这位徐先生对此并未疑惑,想必是早就猜出。
于是乎,几人便借着火光一起拜读这本书,哪怕陆颖台已经读了无数遍,此时跟原作者之一共同阅读也是十分激动,而徐愿也是异常给力。
虽说他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