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屈听见赵云宁的夸奖,扬起骄傲的笑意,“小的严格按照郡主的要求,把它们当祖宗一样伺候着!”
哪有他这么说话的,宋翠花戳了他一下,补充道:“郡主,红薯已经长出了三四片叶子了,是不是,按您说的,现在就可以进行移植了?”
他们种地经验丰富,却未种过没见过的红薯土豆,心底多少有些没有底。
赵云宁摸了摸青葱翠绿的红薯藤,笑道:“可以移植了。”
李不屈赶忙又确认,“郡主,是不是一定要保留根部的泥土,把幼苗连带泥土一块儿栽种到田里,然后浇灌一次定根水,再加一次农家肥?”
他早已记得烂熟于心,但是,还是怕出了差错,没法子和赵云宁交代。
“没错,就是这样做。”
李不屈心下一松,又高兴说:“郡主,土豆和水稻长得也很好,小的还头一次见,这个季节还能种植的水稻呢!”
赵云宁站起身,朝土豆所在的方向看去,土豆苗整整齐齐地长了十五厘米高。
赵云宁牵着墨哗绕开田坎,走到土豆苗前观察后,对李不屈说,“叶子很多了,追肥了吗?”
李二蛋抢着道:“郡主,追肥了,我也给小土豆浇了很多的肥!”
宋翠花瞪李二蛋一眼,“没规矩!”
李二蛋缩了缩脖子,怯怯地看向赵云宁。
赵云宁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二蛋做的很棒,小土豆一定能在在二蛋的照顾下,茁壮成长。”
李二蛋紧张的情绪一扫而空,清澈的眼睛眯成月牙状,露出一排小白牙。
赵云宁又看向李不屈,指着长势较弱的土豆藤说,“一窝土豆苗会长出很多的根,这些根太多,会影响土豆的生长,需要把这些弱苗齐根剪掉,只需要留下一两根壮苗就可以了。”
赵云宁空间里的食物一开始就不多,土豆红薯水稻她留了一些,剩下的全部交给李不屈种植,也才种了这不到三亩地。
燕国百姓未来实现粮食自由,就靠这三亩地不断育种了。
李不屈可惜地问:“郡主,那我能把弱苗移植在其他地方种吗?”
赵云宁点点头,“当然可以。”又补充道:“等土豆长块儿根后,施肥的时候,记得再加些草木灰,土豆就会长的一窝窝的。”
赵云宁讲的这些种植法子,农户都不觉得陌生。
可,赵云宁是郡主,金枝玉叶,竟然也懂这些,就怪让人觉得神奇的。
尤其,这还是一种大家都没有见过的农作物,赵云宁却非常熟悉似的。
赵云宁确实很熟悉,因为,她也在基地,也种过。
李不屈夸赞道:“不愧是郡主,什么都懂!”
赵云宁用老借口敷衍,“书上看到的,我只是纸上谈兵,还要靠你们种地,若真能种出亩产几千斤的粮食,以后,我们燕国就不缺粮食了。”
李不屈眼露兴奋,郡主将这般高产的种子交给他,再由他亲手种出来,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
也更加坚定了,要好好给赵云宁种粮的信心。
水稻才发出二十几厘米的叶片,看不出什么不同。
赵云宁看了一圈,没发现什么毛病,苏临的嗓音突然传来,“表妹,日头这么晒,怎么会在这里?”
衙门人手不足,他身为举人,便同衙役们一起下到基层,登记百姓们的详细信息,看到赵云宁走在田间地里,便好奇地走了过来。
赵云宁回头,“来看看地里的情况。”
苏临往地上瞅了瞅,“这是何物?”
赵云宁解释,“这是红薯,一种块茎作物,一亩地能种出几千斤,口感绵软,饱腹感强,生长力更盛,无需过多的操心,就能收获颇丰,红薯还能用于制作红薯粉,红薯干,是一种非常好的储备粮食作物。”
苏临倏地瞪大眼睛,对小小的红薯藤产生了浓烈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