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 第57章 君臣之争(2)继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君臣之争(2)继位(1 / 2)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但是,这里的“兄终弟及”,指的是同一个父亲所生的亲兄弟之间。

如果是不同父的堂兄弟继位,不但会破坏皇位一脉相承的原则,而且会让原本当过皇帝的伯父成为“绝户”。

别人不说,就是现在大明地位最崇高的人——皇太后张氏,就不会同意这样的情况出现。

而朱祐樘作为中国古代帝王中一夫一妻制的典范,只有张氏这一个妻子,朱厚照也没有亲弟弟。

因此,“兄终弟及”这一条,在这里并不适用。

朝臣们在与太后张氏商议之后,想到了另一个方法——过继。

过继,是中国传统宗族观念中的一种收养行为。当一个家庭需要后嗣时,从宗族或其他亲属中收养一位子女,以维持祭祀香火或继承产业。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体系中,过继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不但在平民百姓中经常出现,在皇家也经常出现。

历史上,宋朝的宋仁宗赵祯,就是因为没有子嗣,过继了同宗堂侄赵曙为子,继承了自己的皇位,是为宋英宗,后来还因为赵曙对生父赵允让的名分讨论,发生了“濮议”。

东汉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也是为了加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将自己过继给汉元帝刘奭为子,与自己的亲生父亲刘钦斩断了父子关系。

所以,只要从大明皇族中挑选一个孩子,过继给明武宗朱厚照或明孝宗朱祐樘,就可以让他以朱厚照或朱祐樘之子的身份,继承皇位了。

按理说,过继是不用看顺位继承关系的。

就像宋高宗赵构,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但从宗族中过继养子时,却是从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中,以比自己低一辈的孩子中选择的。

所以,只要是皇族宗亲,哪怕不是朱棣的后代,都是可以过继过来继承皇位的。

不过,因为这次的过继并不是在朱厚照、朱祐樘生前进行的,而是由臣子选择的,为了防止被人质疑,只能从与朱厚照、朱祐樘亲缘近的宗族中选择。

明宪宗朱见深,一共有14个儿子。

除了继承皇位的朱祐樘,以及他早夭、绝嗣的6名兄弟之外,在正德十六年还在世的,或者留下子嗣的,只有兴王、益王、衡王、寿王、汝王、泾王、荣王7支了。

其中,第一代兴王朱祐杬已经逝世,只留下朱厚熜一个儿子。

而第一代寿王朱祐榰、汝王朱祐梈、泾王朱祐橓虽然还在,但子嗣也非常艰难,后来都因为无子而除国了。

只有第一代益王朱祐槟、衡王朱祐楎、荣王朱祐枢的子嗣还算繁盛。

但可惜的是,不管是哪一支,都还没有第三代出生。

因此,朱厚照没有亲侄子可以过继给他做养子,来继承他的皇位。

朝臣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从第二代中过继朱厚照的堂弟、朱祐樘的侄子,给朱祐樘做养子,以继承大统。

内阁首辅杨廷和在与皇太后张氏商议后,决定选择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继承皇位。

由于这是内阁杨廷和私自与张太后商议的,引发了一些朝臣,尤其是六部官员的不满。

兵部尚书王琼认为,益王朱祐槟长子朱厚烨素有贤名,并且是成化帝朱见深的孙子、弘治帝朱祐樘的侄子中年纪最长的,比朱厚熜还大9岁,按照《皇明祖训》里“兄终弟及”的原则,也应该是将他过继给弘治帝朱祐樘。

见王琼有不同意见,杨廷和威胁道:“宁王朱宸濠的封地在江西,益王朱祐槟的封地也在江西。你要迎立朱厚烨,难道是与宁王有勾结吗?”

王琼听闻此言,知道大势已去,便不再多言。

1797年,正德十六年。

三月十六,朝廷遣太监谷大用、韦彬、张锦,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