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羽说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除了有些情节是刘进贤知道他不知道的之外,他把自己了解的弑君事件,完完整整地向周遭的宗室和大臣们说了出来。
周遭众人,随着魏羽的话,神色一连数变,没有想到晋王赵光义竟然很早就有密谋弑君之心,甚至勾结了太医院,大内宦官。
同平章事赵普等人听魏羽说完后,向赵匡胤拱了拱手。正色道:“皇上,请即刻下旨,缉拿宦官王继恩,太医院程德玄。并传御医入宫,帮皇上诊断。”
赵匡胤缓缓道:“朕早有布置,相信王继恩和程德玄已经伏法。按晋王所说,朕手脚酸软只是博山炉里面软筋散的缘故,再过一阵药效就过去了,传御医给朕倒不用,传一个御医,看看他。”说着眼光望向了靠在长几腿上,满身鲜血的晋王赵光义。
有御前班值领命去了。
然后赵匡胤再问道:“今日之事,就宗族之内,四弟你怎么看?”
赵匡胤语调平稳,但是随着窗外的漫天风雪,语气中自然带有一种萧然之意。
赵氏宗族,赵匡胤便是族长和宗正,除他和赵光义之外,地位最高,年龄最长便是京兆尹赵廷美,赵廷美走上前来,用不可置疑的语气答道:“赵光义谋逆弑君,十恶不赦,应剥夺王爵,重重处罚,死后赐一个恶谥,名字购销,不入族谱。”
弥留之际的赵光义听赵廷美之言,手指指向赵廷美,口中嗬嗬连声,但是说不出话来。
在那个年代生前事,身后名都被人看重,赵廷美之言,是体现了赵氏宗族对赵光义的唾弃。
兴元尹赵德昭,检校太保赵德芳,齐齐拱手,同意四王叔京兆尹赵廷美的谏言。
赵匡胤再看向一众大臣,问道:“众爱卿,朝廷就今日之事,如何看待?”
一众大臣齐齐躬身,依旧是同平章事赵普道:“今日赵光义弑君,铁证如山,按律当诛,并查抄晋王府;
凡在此事中与赵光义有勾连的文武官员彻查到底,并由各路府州县将赵光义恶行,张贴告示,晓谕天下;
再由起居郎、太史令、秉笔直书,留于青史。”
枢密使曹彬等一众大臣躬身,纷纷附议。
赵匡胤道:“当日昭宪太后有金匮遗书,则平你也在场,你说说金匮遗书怎么办?”
赵普向周遭宗室和大臣拱拱手道:“建隆二年昭宪太后重病,皇上衣不解带服侍太后多日,昭宪太后自知时日无多,召本官进宫,当时有昭宪太后、皇上、赵光义和本官。
昭宪太后问皇上:‘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皇上说:‘朕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鉴于前朝周氏年幼继位,哀家命皇帝百年后传位于赵光义。昭宪太后以为,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
但臣以为,一则建隆二年,皇子赵德昭赵德芳年幼,故昭宪太后有此担心。
现今皇子已经长成,此情此景不同于彼时,其次,赵光义在皇上壮年便欲行谋逆之事,此乃十恶不赦大罪,断不能轻饶。
就算以后某日,晋王府搜出来金匮遗书,列为臣工位天下计,也绝不敢奉命。”
一众大臣又是拱手,齐声附议。
赵匡胤等宗室和众臣表态完毕,缓缓说道:“晋王幼子不足十岁,幼子何辜,今日起,晋王幼子赵恒由宫中宋皇后抚养,晋王府去王府名,任由原王府女眷居住。废晋王王爵,改为庶人,死后不谥,不封不树,不入宗庙。”
赵普等众大臣皆言:“皇上宽厚!”
少顷,有御前班值报:“太医院医正求见。”
赵匡胤招招手:“宣进来吧。”
医正挎着一个药箱,进殿后正要行礼,赵匡胤道:“免礼,你看看晋王如何了?尽力救治。”
医正到晋王赵光义身边蹲下,因为没有带油,也不敢清理生石灰。医正看了腰间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