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津府西南,契丹统军使萧讨古、带着一支三千人的骑兵,正顺着狼旭败军的方向,逐次搜索宋军的身影。
狼旭麾下的残军逃回大营后,只说道自己被一只小规模宋军骑兵击败。
但萧讨古觉得这附近应该有宋军大部,而南院大王给的军令是与宋军主力接战后,且战且退,引诱宋军进入高粱河。
那么萧讨古现在做的事就是找到这只宋军,攻击他们,引诱他们往高粱河而去。
宋军主力已经分批北上。
田重进是步兵,行动缓慢一些,御营更是在后面。
而现在最靠近预定战区的是宋军杨业部队。
随着三三两两的两军斥候队互相接触,久于战阵的杨业也逐渐意识到,有一只契丹大军在靠近。
只是双方主将都很冷静,在逐渐的试探。
不过杨业想的是驱赶和杀伤契丹骑兵,为宋军大营北上荡平周围的契丹骑兵。
而萧讨古想的不过是诱敌深入而已。
辰时三刻,一名前出的斥候疾奔回杨业中军:“将军,有敌情。”
杨业勒住马:“报上来。”
斥候拱手道:“将军,前方四里,雪地上留有骑兵大队经过的痕迹,从马蹄印看,大概三千人,马蹄印痕迹尚未被积雪覆盖,估计在一个时辰之内。”
“此话当真?”杨业知道,这附近是肯定没有第二支宋军骑兵的,如果大队骑兵,必然是契丹骑兵,而且在雪地上骑兵的踪迹一旦被发现,自己便可以循迹追踪,如果只是三千人的骑兵,自己是有把握吃下去的。
“千真万确,将军,是否需要斥候队的兄弟们继续追踪马蹄印?”
“这马蹄印往何处而去?”
“回将军,这马蹄印往北而去。方向应该是析津府西,永定河。”
“令斥候队衔尾追踪,我军随后就来。”给斥候下达了命令,杨业从身边亲卫手中接过地图,看着地图上面的山川河流,开始点将。
“高元朗何在?”
一员魁梧的银甲将军高声答道:“属下在!”
“令你领四千骑兵,紧随斥候队,追击契丹骑兵大队,追上后纠缠契丹军,减缓其进军速度。”
“属下遵命!”银甲将军领命而去。
“马贵何在?”
“属下在!”马贵拱手高声答道,这员将领,身穿一身百炼钢甲,兜鍪上一红色长缨,英武非凡。。
杨业在地图上用手一指,指向了距离此处大约十数里的一个点,正是永定河的南岸。
“令你带五千骑兵,远离官道,抄小路急进,务必在契丹大队赶到永定河之前,将其截住,与高元朗合兵,歼灭这一只契丹军。”
“属下领命!”马贵拱手而去。
“杨延彬何在?”刚才已经立功的杨延彬,又被杨业点到。
杨延彬喜不自胜,“属下在!”
“命你率领三千人,前出到永定河预定战场和析津府之间,用作警戒掠阵,斥候队流星传报,务必使得本阵和你军之间联系畅通。如果遇到契丹大队,切记不可恋战,传递军情是第一要务。如有违背,军法伺候。”
杨延彬一凛,恭敬得回答道:“谨遵将令。”
杨业出征,身边军将多是杨家子弟,但是这次北上,宋皇赵匡胤将骑兵大队尽数交付给杨业,足以见宋皇的信任,所以杨业在安排之时,将好拿军功的两个任务交托给了禁军的骑兵将军,而最危险的警戒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偏偏这个儿子没心眼一样,居然十分开心。
杨业无奈,杨延彬善战,这是他知道的,想来只是警戒,应该出不了什么岔子。
但是这样一安排,让骑兵中众将,对杨业又是佩服了几分。
长官无私,军心可用。
高元朗的四千骑兵紧随着斥候队,循着雪地上大片杂乱纷杂的马蹄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