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情挠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谓心未澄也,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谓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谓见妄心。既见妄心,即矜其身。既矜其身,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吾道者,常清静矣。
译文:
老君说:
大道没有形象,却能让天地存续发展
大道没有感情,却能让日月星辰运行
大道没有名字,却能让万物自然生长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道’
道,
有清也有混浊,有动也有静
天归于清地归于浊,天归于动地归于静
男归于清女归于浊,男归于动女归于静
本源降下流到末端,然后生出世间万物
清即是浊的源头,静乃是动的根基
人如果能一直处于清与静之中,就连天地也会附于他
人的神喜好清,可是情会来烦扰它,
人的心喜好静,可是欲会来牵拉它。
时常遣去欲望心就会静,时常澄清了心神就会清,
自然就会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人之所以会做不到,就是因为心还没有澄清,欲望还没有遣去。
能遣去欲望的人,
向内观察自己的心,发现并没有心的存在
向外观察外在形象,意识到没有形象存在
往远观察一切世物,认识到没有世物存在
领悟了这三者,所能看到的就只剩下空了。
连看到的空也是空的,因为空没有可以容纳空的地方,
容纳空的地方既然没有了,那连‘没有没有’也是没有的,
连这个时候‘没有没有’都没有了,自然就会淡泊、清醒的步入永恒的寂静。
这种寂静连容纳它自己的地方都没有,欲望又怎么生得出来呢?
欲望既然不再生出,便是真正的静了。
领悟了真正的寂静就能顺应世物,领悟真正的永恒就会得到不灭道性。
时时刻刻顺应世物,时时刻刻身处寂静,就会一直处于清净之中。
这样一直清净下去,渐渐就会进入大道
既然已经进入大道,就可以说是得道了
虽然说是已得道了,其实什么也没得到
为了点化众生,才说这是得道:
能领悟的人,可传圣者之道。
老君说:
上士从不争,下士喜好争:
上德不持德,下德执取德:
执着于道德的人,不明白什么是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就是因为存有了妄心。
因为有妄心的缘故,就会执着身体的存在:
执着于身体的存在,就会执着于一切外物:
执着于一切外物,就会升起贪婪与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