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本次闲聊, 就从视频开始十五秒的一桌美食谈起。
皮蛋豆腐、冰镇小龙虾、咖喱烤鱼、南瓜羹、鲜榨西瓜汁,这些食物如今能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如果不幸穿越回古代,想凑齐这样一桌菜, 哪怕是皇帝也为难。
先说冰镇小龙虾,直至清朝灭亡,也没法在华夏之地上吃到它。
市面上多见的克氏原螯虾, 原产于美洲,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由日本传入了我国。
本来是外来入侵物种。
克氏原螯虾适应环境能力强,繁殖速度快, 杂食性强,对于水草、昆虫、动物尸体等等啥都能吃点。这就会破坏本土生物链, 而一度成为危害水稻的大杀器。
小龙虾多在河道、水塘与稻田生活。它取食植物根系, 势必破坏农作物生长。
同时, 它也在田地河道中挖洞筑巢。这样一来,既让灌溉农田的水流流失,又会损毁堤坝等水利工程,继而引发决堤与洪涝的风险。
近十几年,养殖小龙虾被越来越广泛地端上了餐桌,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野外克氏原螯虾对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
对于外来物种不能只看到它丰富餐桌的一面, 更要注意到它破坏本土生态链的另一面,从而做出针对性防御措施。
当小龙虾对稻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那么有没有某种动物能与稻田共生, 一起向好生长呢?
今天开场视频的一桌菜中,就能找到共生典范的主角,它就是「鱼」。
也许,有些观众不相信,东汉末年争三国的曹操其实也是一位美食家。
他写过一卷《四时食制》, 原文已经佚失。只能在《太平御览》、《颜氏家训》等书中读到只言片语的被收录部分。
从现存文字来看,曹操记录了舌尖上的魏武。描述了一堆水产品知识,包括且不限于鱼类的产地与烹饪方式。
提到例如搁浅在海滩上的鲸鱼,“东海有大鱼如山,长五六里,谓之鲸鲵……骨可为臼”,鲸鱼骨头能用来做捣碎食物的骨臼。①
此书也记录了一条“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曹操所记载的这一条目,表明至少在东汉末年,稻田中有鱼的场景已经出现。
稻田有水,水中有鱼。选对了鱼的品种,不似克氏原螯虾摧毁水稻根茎,反而起到双向奔赴的正向作用。简单概括,鱼以稻田里的虫子与杂草为食物,而水稻因鱼粪获得了更多肥力以而更好生长。
不过,「有鱼」与「养鱼」是两种概念。
学界对于东汉究竟是不是成规模稻田养鱼之始仍有争论。可以确定的是明清之际,这种稻鱼共生养殖方式已经越趋成熟。
明朝的《青田县志·土产》记载得很清楚,“田鱼又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坪地养之”。
不再是“有鱼”,而是明确地“养鱼”。
可惜,这种共生养殖技术未能大面积推广。归根到底,又养鱼又种稻,其过程所需技术含量偏高。
古代碍于信息闭塞的局限性,如果没有官府组织人手教授稻田养鱼术,它很难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外的地方。
反观现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足够便捷,为什么稻田养鱼又少了呢?
一说与农药的使用相关,那会让鱼类存活艰难。
另外就是经济效益相关。不同于古代农户的耕种多为自给自足,如今规模化种田是赚钱为主。农药有助于大规模种植,而当单独种稻的投入与利润高过稻田养鱼,人们会选择哪种植模式也就不言而喻了。】
嬴政手上的毛笔不停,他将水镜内的稻与鱼共生养殖布局图给画了下来。
视频里不只放出了水田的不同沟渠挖掘方式,还列出了一张水田可饲养鱼类表格,每亩田地适合放养的鱼类数量等数据。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选择,后世选